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4 03:53:21  浏览:969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的通知

建设部 国家工商局


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的通知

1996年7月25日,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工商行政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总后营房部:
为了加强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根据国务院1983年颁发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我们制定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以下简称合同文本),现印发给你们。从1996年10月1日起,请在本地区、本部门的工程建设中组织试行。今后,凡在我国境内进行城市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的单位,一律按《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勘察设计合同的管理与监督。在我国境内承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任务的单位,统一使用《建筑工程勘察合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合同文本由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制定,各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印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发放。在试行中,要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依法查处利用合同的违法行为,做好合同纠纷的调解工作。试行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告建设部勘察设计司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管理,明确签订《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以下简称勘察设计合同)双方的技术经济责任,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城市建筑工程(包括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等)的勘察设计,均应按本办法签订合同。
城市建筑工程包括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及通用厂房等。
第三条 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和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四条 签订勘察设计合同的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和承接方(以下简称乙方)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甲方是建设单位或项目管理部门,乙方是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资格证书、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资格证书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
第五条 签订勘察设计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使用《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按照文本的条款,明确约定合同的内容。对文本条款以外的内容要单独注明。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约定解决办法和处理原则。双方协商同意的合同修改文件、补充协议均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六条 双方应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确定勘察设计合同价款。
第七条 甲方要求乙方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提交勘察设计文件时,甲方应支付赶工费,额度由双方商定。
第八条 对需要总包和分包的项目,应签订总包合同和分包合同。分包合同是乙方与分包方签订的合同。由乙方对甲方负总体责任。总包和分包的项目不能转包给其它的设计单位,严禁出卖图章、图签等行为。
第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监督管理。主要职能为:
一、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制定和指导使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文本;
三、审查或鉴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监督合同履行,调解合同纠纷,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四、指导勘察设计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培训勘察设计单位的合同管理人员,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的合同管理单位。
第十条 签订勘察设计合同的双方,应将合同文本送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进行审查(具体分级审查管理意见由各省确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查承接方是否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和履行合同的能力。经审查同意的合同,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合同鉴证。
第十一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在收到建设工程设计合同文本后10日内提出意见(勘察合同5日内提出意见),不合格的令其修改后重新报送。10日后(勘察合同5日后)未予办理的,视为审查合格。
第十二条 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转让、变更。单方终止合同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双方商定确需变更的,应采用书面形式,并将变更协议报送原审查部门审查。
第十三条 在履行合同中发生纠纷时,双方应按合同约定的解决方法和程序进行协商。协商不成时,双方属于同一个部门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调解,调解不成或不属于同一部门的,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
第十四条 在履行合同中,有违反法律、法规和扰乱建设市场秩序行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视情节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分的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六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国家建设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GF—96—0203(略)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GF—96—0204(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和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电力部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和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1993年11月12日,电力工业部

为了加强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的管理,正确评价科学技术成果的水平,促进电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交流和推广,促进电力科学技术进步,根据国家科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和《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部制定了《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管理办法(试行)》和《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的管理,正确评价科技成果的水平,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满足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科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技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等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应遵守国家关于科技成果管理的有关规定,本着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精简节约的精神进行。
第三条 本管理办法所称科技成果包括:
1.解决电力生产建设中科学技术问题的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等。
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取得的、促进电力生产建设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3.阐明自然现象、特征、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在学术上具有新见解、对电力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推动或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
第四条 科技成果的鉴定一般应在其计划或任务整体完成后进行。科技成果在关键技术或成果权属问题上存有争议的,应在其争议解决后再行申请鉴定。
第五条 科技成果鉴定可采用以下形式:
1.通信鉴定:由组织鉴定单位组织同行专家对科技成果的有关技术资料以书面形式中进行审查、评价、并由组织鉴定单位汇总后作出结论。鉴定合格的,发给鉴定证书(格式见附件1),并将专家的书面审查意见(格式见附件2)附在鉴定证书之后。
2.会议鉴定:对属于本系统或本单位的重大科技成果,必要时可以召开专家鉴定会议;由组织鉴定单位聘请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并指定鉴定技术负责人,对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审查、评价并做出结论。鉴定合格的由组织鉴定单位发给鉴定证书。
第六条 申请鉴定的科技成果应被应用实施半年(含半年,以下同)以上,并提供如下一套技术文件和资料:
1.项目合同或计划审批(任务委托)文件(自选项目不要求);
2.试验研究报告(可含测试报告)和其它有关技术资料;
3.电力科技成果数据库查新报告;
4.实施单位出具的应用证明;
5.组织鉴定单位认为应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新产品鉴定的有关具体要求参照国家计委的《新产品鉴定验收办法》另行补充规定。
所提供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应符合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
第七条 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一般由下达计划(委托任务)单位、合同委托方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也可由上述部门或单位委托或指定有关单位主持或组织进行。属于委托鉴定的,委托方为组织鉴定单位并由委托方出具《鉴定委托书》(格式见附件3),受委托单位为主持鉴定单位;属于指定鉴定的,被指定单位为组织鉴定单位。
第八条 申请科技成果鉴定应填报《鉴定申请表》(格式见附件4)一式三份(一份存组织鉴定单位,一份交申请单位的主管单位,一份批复给申请单位),并提供一套本管理办法第六条要求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
第九条 应根据《鉴定申请表》和有关技术文件资料,对申请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预审查。属于计划、合同项目的,由下达计划(或委托任务)单位或合同委托方负责预审查。预审查意见应包括是否同意鉴定、组织鉴定单位、鉴定的形式、参加鉴定的专家名单、成果的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列顺序等。
第十条 预审查合格的项目,应由组织鉴定单位的科技管理机构进行形式审查,即审查申请鉴定项目在鉴定材料、实施时间、申请程序等方面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形式审查合格、并经本单位专业主管领导审核、批准的,即可给出预定的鉴定证书编号,通知鉴定的申请单位,并准备鉴定工作的具体事项。在未取得预定鉴定证书编号之前,不应确定鉴定日期。
第十一条 视同鉴定是对科技成果审查、评价的另一种方式,视同鉴定与通信鉴定或会议鉴定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二条 下列情况之一的,可视同已有鉴定意见:
1.计划或合同的项目,已被实施应用半年以上,经下达计划(委托任务)单位或合同委托方进行正式验收,并出具现场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的;
2.已被实施应用一年(含一年,以下同)以上,经生产实践证明技术成熟,已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并由实施单位出具现场检测证明(在本单位实施应用的,应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
3.由省(部委)级(含省、部委级,以下同)以上专业技术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有关技术指标进行检测、评价并出具测试报告和评价结论的;
4.经有关部门正式颁发并实施一年以上的有关规程、规范、标准等;
5.经中国专利局授予专利权的发明专利,实施后取得经济效益,并由实施单位出具证明的;
6.科学理论成果通过省、部委级以上刊物(或全国性学术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公开一年以上,由完成单位组织五名(含五名)以上同行专家提出书面评价意见(格式见附件2)的。
第十三条 符合本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要求、已有视同鉴定意见的科技成果,可根据需要申请办理视同鉴定。办理视同鉴定,应由其第一完成单位负责填写《鉴定申请表》(一式二份,格式见附件4)和《视同鉴定证书》草案(格式见附件5)并提供一套本管理办法第六条要求的有关技术文件资料,报送其主管部门或单位审查,视同鉴定证书草案由部科技司或水规院、电规院、电力机械局、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武警水电指挥部、各电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同)电力局审核批准。
第十四条 根据精简节约的精神,应视科技成果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鉴定或视同鉴定形式,各类科技成果与鉴定或视同鉴定的形式的关系可参考“各类科技成果与鉴定或视同鉴定形式的对应关系表”(附表件6)。
第十五条 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由部科技司归口管理。水规院、电规院、电力机械局、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武警水电指挥部、各电管局、省电力局负责本主管系统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上述部门和单位一般不作为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
部直属各电力设计院、水电勘测设计院、水电工程局、高校、科研单位、归口管理单位可以组织其自选项目的科技成果的鉴定;由上述单位作为横向委托项目的被委托方而完成的科技成果,其鉴定一般应由项目委托方负责组织,委托方无科技成果鉴定权时,应由委托方有鉴定权的上级单位或部门负责组织,也可在征得有鉴定权的委托方或委托方有鉴定权的上级单位或部门同意后,由被委托方的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组织鉴定单位或主持鉴定单位均不得从被鉴定或办理视同鉴定的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中产生。
第十六条 应聘参加鉴定或视同鉴定工作的专家应有一定的代表性,并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被鉴定的科技成果所属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高、中级技术职务(称);
2.具有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同行学术、技术领域发展状况;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4.不是被鉴定科技成果的完成人员。
组织鉴定单位的管理干部,不作为其自身下达和直接管理的计划项目的鉴定的应聘专家。
鉴定技术负责人不应从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中产生。鉴定委员会或应聘参加通信鉴定的专家人数为7~15人,其中从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中产生的不超过七分这一。在鉴定委员会对鉴定意见讨论、表决时,参加科技成果研究的人员均应回避。
第十七条 应用技术成果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鉴定所需技术资料、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2.是否达到计划任务书(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
3.有关技术文件中的技术数据、图表是否准确、完整;
4.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其特点、独创性及水平;
5.实践检验的效果、应用范围和推广应用前景;
6.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算、分析的可靠性;
7.采用“科技成果密级评价方法”提出建议密级;
8.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第十八条 软科学成果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鉴定所需文件得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2.是否达到课题要求的标准和目的;
3.应用情况和实践检验的效果;
4.与国内外同类成果比较其特点、独创性及水平;
5.实践检验的效果、应用范围和推广应用前景;
6.采用“科技成果密级评价方法”提出建议密级;
7.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第十九条 科学理论成果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鉴定所需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发表后被引用情况报告;
2.对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评价;
3.该成果的论点、论据是否明确,有关数据是否准确;
4.该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国内外同学科比较,其成果的创新点、学术意义及学术水平;
5.采用“科技成果密级评价方法”提出建议密级;
6.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建议;
7.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应补充经过实践检验效果、应用范围及对可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报告。
第二十条 视同鉴定时,本管理办法第十七条或第十八条、第十九条内容由科技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提出草案。
第二十一条 由个人或无完成单位的集体完成的科技成果,其鉴定或视同鉴定工作,可参照本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办理。其中,属于职务成果,由成果所有权单位负责;属于非职务成果的,由成果第一完成人持其所在单位出具的非职务成果证明,通过成果受益单位(或直接)向有关单位或主管部门申请办理。
第二十二条 通信鉴定时,由组织鉴定单位负责汇总应聘专家的书面意见,并依据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下同)以上应聘专家的一致意见,对提交鉴定的科技成果应鉴定的内容(见本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以下同)逐项进行审查和评价后形成鉴定结论。
会议鉴定时,鉴定委员会要对提交鉴定的科技成果应鉴定的内容逐项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按少数服从多数(须经鉴定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的原则通过鉴定结论,鉴定结论及投票情况记入鉴定证书(草案),由鉴定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
视同鉴定时,由审批视同鉴定部门或单位的科技管理机构参照本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要求,及对提交视同鉴定的科技成果应鉴定的内容逐项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形成视同鉴定审批意见,审核合格的视同鉴定证书草案由审批视同鉴定单位盖章后生效,即为正式的视同鉴定证书。对申请办理视同鉴定的单位所提交的视同鉴定证书草案不符合本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要求的,应责成其补正。
第二十三条 应聘参加鉴定或视同鉴定工作的专家要对其作出的鉴定意见的正确性承担技术责任,并负有保守技术秘密的责任。参与了鉴定委员会讨论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均应对会议讨论情况保守秘密。对鉴定结论持有异议的,应在鉴定结论中注明。对于应聘参加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专家,组织鉴定单位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发给技术咨询费。鉴定工作所需费用由申请鉴定单位负担。
第二十四条 组织鉴定单位应对鉴定委员会提交的鉴定证书草案进行认真审核,发现有重大缺陷的,应责成原鉴定委员会进行补充鉴定;发现有弄虚作假或在鉴定工作中搞形式主义的,应驳回鉴定证书草案,可另行组织鉴定委员会重新进行鉴定。
审核合格的鉴定证书草案由组织鉴定单位盖章后生效。即为正式的鉴定证书。
第二十五条 技术上达到国内最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对电力生产建设有全局性影响的应用技术和科学理论成果,可申请由部组织鉴定。
部组织的鉴定由部科技司归口管理,代部进行预审查(修造企业新产品鉴定由部电力机械局代部进行预审查),并报部总工或总工以上领导审批。经审批同意的,由部科技司代部组织鉴定工作,通过鉴定的,由科技司代部颁发鉴定证书,鉴定证书盖用“电力工业部技术鉴定专用章”。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科技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本单位的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组织(或委托有关单位组织)本单位的科技成果的鉴定,统一本单位鉴定证书或视同鉴定证书的编号(编号方式见附件7),未按要求统一编号的鉴定证书或视同鉴定证书不予承认。
第二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由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
| 建 议 密 级 | |
------------------------------------------
| 批准密级及编号 | |
------------------------------------------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编号( ) 鉴字 号
成 果 名 称:
成果完成单位:
鉴 定 形 式:
组织鉴定单位:
鉴 定 日 期:
一、成果简要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
二、推广应用前景及效益预测
三、鉴定意见
鉴定技术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四、主持鉴定单位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五、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六、主要技术文件目录及提供单位
七、主 要 研 究 人 员 名 单
----------------------------------------------------------------------------------
|序号|姓 名|年龄|文化程度|所学专业|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对成果的创造性贡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八、鉴 定 委 员 名 单
------------------------------------------------------------------------------
|序号|鉴定会职务|姓 名|工作单位|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职称职务|签 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力科技成果专家评审意见表
科技成果名称:
科技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员:
应邀评审专家姓名:
专家评审意见表发出日期:
返出日期:
组织评审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专家评审意见:
----------------------------------------------------------------------------
| |
| |
| |
| |
| |
| |
| 评审人(签字): |
| (如填写不下,可另附页) 年 月 日|
----------------------------------------------------------------------------
----------------------------------------------------------------------------
|评| 姓 名| | 性 别| | 出生年月| |
|审|----------------------------------------------------------------------
|专| 熟悉专业| | 职务(称)| |
|家|----------------------------------------------------------------------
|简| 工作单位详细通信地址、邮编| |
|况| | |
|--------------------------------------------------------------------------
|评审专家所在单位意见: |
| |
| |
| (盖章) |
| 年 月 日 |
----------------------------------------------------------------------------
注:1.科技成果的通信鉴定或有关视同鉴定时,以此表格式征求同行专家的书面意见。
2.此表应附有一套被评审科技成果的有关技术资料(由组织评审单位提供),评审专家和
评审专家所在单位均负有对被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的保密责任。
3.组织评审单位和评审专家所在单位均负有对专家评审意见的保密责任。
4.组织评审单位应根据有关规定并视专家评审意见情况的酌情对评审专家支付一定的评
审费。
填写说明
1.本表第1页由组织评审单位填写;第2页由评审专家填写,第3页由评审专家所在单位
填写。
2.本表应用钢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3.专家评审意见应视被评审科技成果的情况分别包括如下内容:
(1)应用技术成果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鉴定所需技术资料、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②是否达到计划任务书(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指标。
③有关技术文件中的技术数据、图表是否准确、完整;
④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其特点、独创性及水平;
⑤实践检验的效果、应用范围和推广应用前景;
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算、分析的可靠性;
⑦采用“科技成果密级评价方法”提出建议密级;
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2)软科学成果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鉴定所需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
②是否达到课题要求的标准和目的;
③应用情况和实践检验的效果;
④与国内外同类成果比较其特点、独创性及水平;
⑤实践检验的效果、应用范围和推广应用前景;
⑥采用“科技成果密级评价方法”提出建议密级;
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3)科学理论成果的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鉴定所需文件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发表后被引用情况报告;
②对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评价;
③该成果的论点、论据是否明确,有关数据是否准确;
④该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国内外同学科比较,其成果的创新点、学术意义及学术水平;
⑤采用“科技成果密级评价方法”提出建议密级;
⑥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建议;
⑦应用理论研究成果应补充经过实践检验效果、应用范围及对可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报告。
鉴定委托书
(存 根)
编号:
鉴定证书编号(预定):
项 目 名 称:

任务来源(计划合同编号):
项 目 起 止 时 间: 年 月— 年 月
申 请 鉴 定 单 位:
受委托主持鉴定单位:
拟 办:
审 核:
签 发:
年 月 日

鉴定委托书
※ ※ ※ ※ ※ ※ ※ ※ ※ ※ ※ ※
编号:
---------------------------- :
项目完成单位-------------------------- 申请对《 》项目进行鉴
定,经审查符合有关规定,同意对该项目进行会议(通信)鉴定。现委托你单位代----------
--------主持鉴定工作,具体事宜请你们直接与有关单位商议。
附:鉴定证书编号(预定):

(委托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鉴 定 申 请 表
预定鉴定证书编号:
------------------------------------------------------------------------
| 鉴定基本 | 鉴定| 鉴定 |鉴 定|通 信|鉴 定| |鉴 定| |
|情况(核准)| 类别| 视同鉴定|形 式|会 议|时 间| |地 点| |
------------------------------------------------------------------------
|项 目 | |
|名 称 | |
------------------------------------------------------------------------
| 鉴定基本 |鉴定 | 鉴定 |鉴 定|通 信|鉴 定 | |鉴 定| |
|情况(核准)|类别 | 视同鉴定|形 式|会 议|时 间 | |地 点| |
------------------------------------------------------------------------
|任何来源、计划(合同)编号| |
------------------------------------------------------------------------
| 工作起止时间| |
------------------------------------------------------------------------
|主| |
|要| |
|完| |
|成| |
|单| |
|位| |
------------------------------------------------------------------------
|推荐组织鉴定单位| |
------------------------------------------------------------------------
|提| |
|供| |
|鉴| |
|定| |
|文| |
|件| |
|资| |
|料| |
|目| |
|录| 申请单位的科技档案部门意见: (盖 章) |
| | 年 月 日 |
------------------------------------------------------------------------
推荐鉴定委员会成员名单
------------------------------------------------------------------------------
序号 鉴定会职务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所学专业 现从事专业 职称职务 备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申请单位意见: |
| |
| |
| |
| |
| (盖 章) |
| 年 月 日 |
|--------------------------------------------------------------------------
|申请单位的主管单位意见: |
| |
| |
| |
| |
| (盖 章) |
| 年 月 日 |
----------------------------------------------------------------------------
----------------------------------------------------------------------------
|预审查单位审批意见: |
| |
| |
| |
| |
| (盖 章) |
| 年 月 日 |
----------------------------------------------------------------------------
|组|形式审查情况: |
|织| |
|鉴|形式审查人(签字): |
|定|----------------------------------------------------------------------
|单| |
|位| |
|审| |
|查| (盖 章) |
|意|专业主管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
|见| |
|--------------------------------------------------------------------------
|备| |
| | |
| | |
|注| |
----------------------------------------------------------------------------
填写说明
1.申请科技成果鉴定应填此表并附有关技术资料一套,按申请单位→申请单位的主管单位→预审查单位→组织鉴定单位的程序依次上报。
2.“预定鉴定证书编号”、“鉴定基本情况(核准)”由组织鉴定单位的科技管理机构填写。
3.第1、2页自“项目名称”以下各栏内容由申请鉴定单位填写。
4.“主管单位意见”应对“主要完成单位”及其排序、“推荐组织鉴定单位”、“推荐鉴定委员会成员名单”等栏内容提出审查意见。
5.“预审查单位审批意见”应对上述第4条说明中所列内容提出审批意见。
6.“组织鉴定单位审查意见”应负责申请鉴定项目的形式审查和确定鉴定类别鉴定形式、鉴定时间、鉴定地点,对通过审查的,给出预定鉴定证书编号。
7.“主管单位”、“预审查单位”、“组织鉴定单位”中若有为同一单位的,只需在较后栏目中填写一次意见,并在前面栏目中注明。
------------------------------------
| 建 议 密 级| |
------------------------------------
| 批准密级及编号| |
------------------------------------
科学技术成果视同鉴定证书
编号( ) 鉴字 号
成 果 名 称:
成果完成单位:

审 批 单 位:
审 批 日 期:

一、成果简要说明及主要技术指标
二、推广应用前景及效益预测
三、视同鉴定证明及技术文件目录
四、科技成果管理机构审批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五、主 要 研 究 人 员 名 单
------------------------------------------------------------------------------
序号 姓 名 年龄 文化程度 所学专业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对成果的创造性贡献
------------------------------------------------------------------------------
------------------------------------------------------------------------------
------------------------------------------------------------------------------
各类科技成果与鉴定或视同鉴定形式的对应关系表
--------------------------------------------------------------------------------------------------
成果 | 鉴 定 | 视 同 鉴 定
|----------------------------------------------------------------------------------------
类别 | 通信| 会议| 计划、合| 实施、应用| 省、部级| 已经有关| 获发明 | 公开一年以|
| | | 同项目,| 一年以上,| 以上专业| 部门正式| 专利权 | 上组织五名|
| | | 通过验收| 由实施单 | 检测机构| 颁布实施| 有实施 | 以上专家书|
| | | | 位出具证明| 检测 | | 证明 | 面评价 |
----------------------------------------------------------------------------------------------------
新设计 | | √ | √ | √ | | √ | | |
----------------------------------------------------------------------------------------------------
新技术、| √ | √ | √ | √ | | | | |
新工艺 | | | | | | | | |
----------------------------------------------------------------------------------------------------
新产品 | | √ | √ | | √ | | | |
----------------------------------------------------------------------------------------------------
计算机 | | √ | √ | √ | | | | |
软件 | | | | | | | | |
----------------------------------------------------------------------------------------------------
标准、 | √ | | | | | √ | | |
规范 | | | | | | | | |
----------------------------------------------------------------------------------------------------
软科学 | √ | √ | √ | √ | | √ | | √ |
----------------------------------------------------------------------------------------------------
已有成果| √ | | √ | √ | | | | |
的推广 | | | | | | | | |
应用 | | | | | | | | |
----------------------------------------------------------------------------------------------------
发明专 | | | | √ | | | √ | |
利项目 | | | | | | | | |
------------------------------------------------------------------------------------------------------
信息研究| √ | | | | | | | √ |
------------------------------------------------------------------------------------------------------
论文、 | √ | | | | | | | √ |
研究报告| | | | | | | | |
----------------------------------------------------------------------------------------------------
电力部关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视同鉴定证书编号方式的规定
(××) (视)鉴字× ×××号
(1) (2) (3) (4)
(1)鉴定年度(两位阿拉伯数字)。
(2)组织鉴定单位简称(汉字)。
(3)鉴定分类(一位阿拉伯数字):
“1”表示新成果;
“2”表示采用新技术成果;
“3”表示推广应用成果;
“4”表示标准化成果;
“5”表示软科学成果;
“6”表示科技管理、科技信息成果;
“7”表示科学理论成果;
(4)本年度内鉴定顺序号(三位阿拉伯数字)。

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力工业部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的管理,促进科技成果的交流、应用和推广,使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满足电力生产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家科委《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等有关文件的精神,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所称科技成果包括:
1.解决电力生产建设中科学技术问题的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
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取得的、促进电力生产建设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3.阐明自然现象、特征、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在学术上具有新见解、对电力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推动或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
第三条 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以下简称登记)随时进行,要求已通过鉴定或视同鉴定的科技成果尽快申报登记(科技成果在关键技术或成果权属问题上存有重大争议的,应在其争议解决后再申报登记)。
第四条 科技成果登记的申报程序是:
1.一个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由完成单位做为申报单位,按其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
(1)基层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按该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各电管局、直属省(自治区)电力局、水规院、电规院、电力机械局、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武警水电指挥部的科技管理机构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预审,预审合格后上报。
(2)部直属高校、科研单位完成的项目,经本单位的科技管理机构预审合格后上报。
2.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科技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以鉴定证书或视同鉴定证书所列的为准)作为科技成果的申报单位,由申报单位与其它共同完成单位协商(另附能表明已经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的证明)后,按其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
3.部归口管理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直接上报。
4.电力系统外的申报单位申报科技成果登记的程序是:
(1)属于电力系统单位委托任务的,按委托任务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
(2)非电力系统委托任务的,通过电力系统所属的科技成果直接受益单位,按该受益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逐级上报。
5.由个人或无完成单位的集体完成的科技成果,其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可参照本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办理。其中,属于职务成果的,由成果所有权单位负责;属于非职务成果的,由成果第一完成人持其所在单位出具的非职务成果证明,通过成果受益单位(或直接)向有关单位或主管部门申请办理。
第五条 科技成果申报登记应提交的技术文件和资料包括:
1.《电力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表》(格式见附1);
2.《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或《科学技术成果视同鉴定证书》;
3.科技成果通过鉴定或视同鉴定时提交的主要技术文件和资料。
上述材料1、2均要求一式两份,材料3一式一份(其中,材料1、2各一份由预审单位的科技管理机构负责归档管理;材料1、2、3各一份由预审单位上报)。
在报述上述材料1、2 3的同时鼓励将材料1以软盘或远程通讯传输的形式报送。
第六条 对于获准登记的科技成果,由部科技司定期地以《电力工业部科技成果公报》的形式予以分布。
第七条 科技成果登记的申报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如发现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者,经查明属实,在科技成果公报上宣布撤销登记。
第八条 有关已登记科技成果的争议,由科技成果登记的预审单位负责处理或协商解决。
第九条 未获准登记的科技成果不得申报部级和国家级科技奖励。
第十条 拥有获准登记的科技成果的数量,应作为考核单位或个人对电力科技进步做出贡献大小的依据之一,对在科技成果登记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 科技成果登记是科技成果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被登记的科技成果是电力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的主要来源。电力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是国内电力行业检索查新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十二条 科技成果登记工作由部科技司归口管理。登记的日常管理工作委托电力工业部科技开发服务中心负责,包括以申报登记的科技成果的受理、形式审查等。
第十三条 凡获得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科技成果(应用基础理论成果除外)均应申报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登记,并填报《科技成果报告表》,有关登记程序和条件仍按国家科委《关于科技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办理。
第十四条 各预审单位可根据本主管系统(单位)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建立本主管系统(单位)的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制度,有关管理办法可参照本管理办法制订并报部科技司备案。
第十五条 本管理办法由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电力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表
--------------------------------------------------------------------
部登记号| C80A | | 部登记 |C80B| |
| | |受理日期 | | |
--------------------------------------------------------------------
--------------------------------------------------------------------
汇总单位序号|C80C| | 申报单位类别|C80D| |
--------------------------------------------------------------------
----------------------------------------------------------------------
科技成果 C22A
中文名称 限35个汉字
----------------------------------------------------------------------
科技成果 C21A
英文名称
----------------------------------------------------------------------
中图法分类号 C16A 电力成果分类代码 C16B
----------------------------------------------------------------------
主题词 C45A
----------------------------------------------------------------------
自由词 C45B
----------------------------------------------------------------------
研究起始日期 C73A 研究终止日期 C73B
----------------------------------------------------------------------
成果密级 C74A 0—非密 2—内部 保密截 C74B
3—秘密 4—机密 止日期
------------------------------------------------------------------------
任务来源 C83D 1—国家攻关 2—国家其它计划 3—部下达
4—其它省部下达 5—企业委托 6—自选
7—非职务 8—其它
------------------------------------------------------------------------
成果类别 C83A 1—新成果 2—采用新技术 3—推广应用 4—标准
5—软科学 6—科技管理、科技信息 7—理论成果
------------------------------------------------------------------------
成果水平 C84A 1—国际领先 2—国际先进 3—国内领先
4—国内先进 6—其它
------------------------------------------------------------------------
专利情况 C70D 1—已获专利 2—已申报专利 专利 C70B ——
3—未申报专利 项数
------------------------------------------------------------------------
专利号 C70A 国际专利 C70C ———
分类号(IPC)
------------------------------------------------------------------------
完成单位总数 C94A 完成人员总数 C95A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的通知

银监办发[2010]114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
  为加强商业银行数据中心风险管理,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加强灾难恢复管理,提高业务连续性水平,现将《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二0一0年四月二十日



  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商业银行数据中心风险管理,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高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省级农村信用联合社、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适用本指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监管的其他金融机构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条 以下术语适用于本指引:
  (一)本指引所称数据中心包括生产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以下简称灾备中心)。
  (二)本指引所称生产中心是指商业银行对全行业务、客户和管理等重要信息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和维护,具备专用场所,为业务运营及管理提供信息科技支撑服务的组织。
  (三)本指引所称灾备中心是指商业银行为保障其业务连续性,在生产中心故障、停顿或瘫疾后,能够接替生产中心运行,具备专用场所,进行数据处理和支持重要业务持续运行的组织。
  (四)本指引所称灾备中心同城模式是指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位于同一地理区域,一般距离数十公里,可防范火灾、建筑物破坏、电力或通信系统中断等事件。灾备中心异地模式是指灾备中心与生产中心处于不同地理区域,一般距离在数百公里以上,不会同时面临同类区域性灾难风险,如地震、台风和洪水等。
  (五)本指引所称重要信息系统是指支撑重要业务,其信息安全和服务质量关系公民、法人和组织的权益,或关系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乃至国家安全的信息系统。包括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且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处理类、渠道类和涉及客户风险管理等业务的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及支撑系统运行的机房和网络等基础设施。

  第四条 《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引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引的条款。

第二章 设立与变更


  第五条 商业银行应于取得金融许可证后两年内,设立生产中心;生产中心设立后两年内,设立灾备中心。

  第六条 商业银行数据中心应配置满足业务运营与管理要求的场地、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系统和人员,并具备支持业务不间断服务的能力。

  第七条 总资产规模一千亿元人民币以上且跨省设立分支机构的法人商业银行,及省级农村信用联合社应设立异地模式灾备中心,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应达到《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中定义的灾难恢复等级第5级(含)以上;其他法人商业银行应设立同城模式灾备中心并实现数据异地备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应达到《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中定义的灾难恢复等级第4级(含)以上。

  第八条 商业银行应就数据中心设立,数据中心服务范围、服务职能和场所变更,以及其他对数据中心持续运行具有较大影响的重大变更事项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

  第九条 商业银行应在数据中心规划筹建阶段,以及在数据中心正式运营前至少20个工作日,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

  第十条 商业银行变更数据中心场所时应至少提前2个月,其他重大变更应至少提前10个工作日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

第三章 风险管理


  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应制定数据中心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识别和评估流程,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持续监督风险管理状况,及时预警,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门应指导、监督和协调数据中心明确信息系统运营维护管理策略,建立运营维护管理制度、标准和流程,落实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措施。

  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数据中心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与内控制度,从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数据中心应设立专门管理岗位,监督、检查数据中心各项规范、制度、标准和流程的执行情况以及风险管理状况。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影响分析所识别出风险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决定是否购买商业保险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灾难,并定期检查其保险策略及范围。投保资产清单应保存于安全场所,以便索赔时使用。

  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数据中心内部审计。

  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在采取有效信息安全控制措施的前提下,可聘请合格的外部审计机构定期对数据中心进行审计。第十八条商业银行数据中心应根据内、外部审计意见,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整改。

第四章 运行环境管理


  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进行数据中心选址时,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环境、设施等各种因素对数据中心安全运营的潜在影响,规避选址不当风险,避免数据中心选址过度集中。

  第二十条 数据中心选址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一)生产中心与灾备中心的场所应保持合理距离,避免同时遭受同类风险。
  (二)应选址于电力供给可靠,交通、通信便捷地区;远离水灾和火灾隐患区域;远离易燃、易爆场所等危险区域;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应避免选址于地震、地质灾害高发区域。

  第二十一条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满足重要信息系统运行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要求、保障业务连续性为目标,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一)建筑物结构,如层高、承重、抗震等,应满足专用机房建设要求。
  (二)应根据使用要求划分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原则上相对独立。
  (三)应配备不间断电源、应急发电设施等以满足信息技术设备连续运行的要求。
  (四)通信线路、供电、机房专用空调等基础设施应具备冗余能力,进行冗余配置,消除单点隐患。
  (五)机房区域应采用气体消防和自动消防预警系统,内部通道设置、装饰材料等应满足消防要求,并通过消防验收。
  (六)应采取防雷接地、防磁、防水、防盗、防鼠虫害等保护措施。
  (七)应采用环保节能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第二十二条 数据中心安防与基础设施保障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一)各功能区域应根据使用功能划分安全控制级别,不同级别区域采用独立的出入控制设备,并集中监控,各区域出入口及重要位置应采用视频监控,监控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亭件分析、监督审计的需要。
  (二)应具备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对基础设施设备、机房环境状况、安防系统状况进行7x24小时实时监测,监测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故障诊断、事后审计的需要。
  (三)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针对基础设施的安全评估,对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运维管理流程以及人员的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落实整改。

  第二十三条 数据中心应来用两家或多家通信运营商线路互为备份。互为备份的通信线路不得经过同一路由节点。

第五章 运营维护管理


  第二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满足业务发展要求的数据中心运营维护管理体系,根据业务需求定义运营维护服务内容,制定服务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运营维护管理持续改进机制。

  第二十五条 数据中心应建立满足信息科技服务要求的运营管理组织架构。设立生产调度、信.息安全、操作运行维护、质量合规管理等职能相关的部门或岗位,明确岗位和职责,配备专职人员,提供岗位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关键岗位职责分离,通过职责分工和岗位制约降低数据中心操作风险。

  第二十六条 数据中心应建立信息科技运行维护服务管理流程,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包括:
  (一)应建立事件和问题管理机制。明确亭件管理流程,定义事件类别、事件分级响应要求和事件升级、上报规则,及时受理、响应、审批和交付服务请求,保障生产服务质量,尽可能降低对业务影响;建立服务台负责受理、跟踪、解答各类运营问题;建立问题根源分析及跟踪解决机制,查明运营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避免事件再次发生。
  (二)应建立变更管理流程,减少或防止变更对信息科技服务的影响。根据变更对业务影响大小进行变更分级,对变更影响、变更风险、资源需求和变更批准进行控制和管理;变更方案应包括应急及回退措施,并经过充分测试和验证;建立变更管理联动机制,当生产中心发生变更时,应同步分析灾备系统变更需求并进行相应的变更,评估灾备恢复的有效性;应尽量减少紧急变更。
  (三)应建立配置管理流程,统一管理、及时更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配置信息,支持变更风险评估、变更实施、故障事件排查、问题根源分析等服务管理流程。
  (四)应对重要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容量和性能需求进行前瞻性规划,分析、调整和优化容量和性能,满足业务发展要求。
  (五)应统一调度各项运维任务,协调和解决各项运维任务冲突,妥善记录和保存运维任务调度过程。
  (六)应制定验收交接标准及流程,规范重要信息系统投产验收管理。加强版本控制,防范因软件版本、操作文档等不一致产生的风险。
  (七)应根据商业银行总体风险控制策略及应急管理要求,从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系统等不同方面分别制定应急预案,并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保证其有效性。
  (八)应集中监控重要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运行状态。采用监控管理工具,实时监控重要信息系统和通信网络的运行状况,通过监测、采集、分析和调优,提升生产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用性。监控记录应满足故障定位、诊断及事后审计等要求。

  第二十七条 数据中心应建立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保证重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包括:
  (一)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或岗位,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实施计划,定期对信息安全策略、制度和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报告。
  (二)应建立和落实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管理职责;通过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建立重要岗位人员备份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
  (三)应加强信息资产管理,识别信息资产并建立责任制,根据信息资产重要性实施分类控制和分级保护,防范信息资产生成、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的风险。
  (四)应建立和落实物理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区域、规范区域访问管理,减少未授权访问所造成的风险。
  (五)应建立操作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文档,规范信息系统监控、日常维护和批处理操作等过程。
  (六)应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数据的产生、获取、存储、传输、分发、备份、恢复和清理的管理,以及存储介质的台帐、转储、抽检、报废和销毁的管理,保证数据的保密、真实、完整和可用。
  (七)应建立网络通信与访问安全策略,隔离不同网络功能区域,采取与其安全级别对应的预防、监测等控制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未授权访问,保证网络通信安全。
  (八)应建立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的授权访问机制,制定访问控制流程,保留访问记录,防止未授权访问。

第六章 灾难恢复管理


  第二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将灾难恢复管理纳入业务连续性管理框架,建立灾难恢复管理组织架构,明确灾难恢复管理机制和流程。

  第二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统筹规划灾难恢复工作,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分析,确定灾难恢复目标和恢复等级,明确灾难恢复策略、预案并及时更新。

  第三十条 商业银行灾难恢复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灾难恢复指挥小组和工作小组人员组成及联系方式、汇报路线和沟通协调机制、灾难恢复资源分配、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的恢复优先次序、灾难恢复与回切流程及时效性要求、对外沟通机制、最终用户操作指导及第三方技术支持和应急响应服务等内容。

  第三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为灾难恢复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包括基础设施、网络通信、运维及技术支持人力资源、技术培训等。

  第三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服务提供商、电力部门、公安部门、当地政府和新闻媒体等单位的外部协作机制,保证灾难恢复时能及时获取外部支持。

  第三十三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灾难恢复有效性测试验证机制,测试验证应定期或在重大变更后进行,内容应包含业务功能的恢复验证。

  第三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重要信息系统专项灾备切换演练,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重要信息系统全面灾备切换演练,以真实业务接管为目标,验证灾备系统有效接管生产系统及安全回切的能力。

  第三十五条 商业银行进行全面灾备切换和真实业务接管演练前应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并在演练结束后报送演练总结。

  第三十六条 商业银行因灾难亭件启动灾难恢复或将灾备中心回切至生产中心后,应及时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灾难亭件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程度,亭件起因、应急处置措施、灾难恢复实施情况和结果、回切方案。

第七章 外包管理


  第三十七条 商业银行董事会对外包负最终管理责任,应推动和完善外包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商业银行有效应对外包风险。

  第三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根据信.息科技战略规划制定数据中心外包策略;应制定数据中心服务外包管理制度、流程,建立全面的风险控制机制。

  第三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确定外包服务所涉及的信息资产的关键性和敏感程度,审慎确定数据中心外包服务范围。

  第四十条 商业银行应充分识别、分析、评估数据中心外包风险,包括信息安全风险、服务中断风险、系统失控风险以及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报董事会和高管层审核。

  第四十一条 实施数据中心服务外包时,商业银行的管理责任不得外包。

  第四十二条 数据中心服务外包一般包括:
  (一)基础设施类:外包服务商向商业银行提供数据中心机房、配套设施或运行设备的服务。
  (二)运营维护类:外包服务商向商业银行提供数据中心信息系统或墓础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等服务。

  第四十三条 商业银行在选择数据中心外包服务商时,应充分审查、评估外包服务商的资质、专业能力和服务方案,对外包服务商进行风险评估,考查其服务能力是否足以承担相应的贵任。评估包括:外包服务商的企业信誉及财务德定性,外包服务商的信息安全和信息科技服务管理体系,银行业服务经验等。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外包服务的服务商,其运行环境应符合商业银行要求,并具有完备的安全管理规范。

  第四十四条 商业银行应与数据中心外包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重要亭项,包括但不限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外包服务水平、服务的可靠性、服务的可用性、信息安全控制、服务持续性计划、审计、合规性要求、违约赔偿等。

  第四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要求外包服务商购买商业保险以保证其有足够的赔偿能力,并告知保险覆盖范围。

  第四十六条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数据中心外包服务活动的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
  (一)商业银行应将数据中心外包服务安全管理纳入数据中心的整体安全策略,保障业务、管理和客户敏感数据信息安全。
  (二)商业银行应按照“必需知道”和“最小授权”原则,严格控制外包服务商信息访问的权限,要求外包服务商不得对外泄露所接触的商业银行信息。
  (三)商业银行应要求外包服务商保留操作痕迹、记录完整的日志,相关内容和保存期限应满足事件分析、安全取证、独立审计和监督检查需要。
  (四)商业银行应要求外包服务商遵守商业银行有关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五)商业银行应要求外包服务商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
  (六)商业银行应要求外包服务商聘请外部机构定期对其进行安全审计并提交审计报告,督促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第四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禁止外包服务商转包并严格控制分包,保证外包服务水平。

  第四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制定数据中心外包服务应急计划,制订供应商替换方案,以应对外包服务商破产、不可抗力或其它潜在问题导致服务中断或服务水平下降的情形,支持数据中心连续、可靠运行。

  第四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建立外包服务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外包服务活动和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能力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获得持续、稳定的外包服务。

  第五十条 商业银行在实施数据中心整体服务外包以及涉及影响业务、管理和客户敏感数据信息安全的外包前,应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

  第五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在外包服务协议条款中明确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有权对协议范围内的服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外包商的服务职能、责任、系统和设施等内容。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五十二条 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可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心实施非现场监管及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原则上每三年一次。

  第五十三条 针对商业银行数据中心设立、变更、运营过程存在的风险,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可向商业银行提示风险并提出整改意见。商业银行应及时整改并反馈结果。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指引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解释、修订。

  第五十五条 本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 报告材料目录和格式要求

  附件:

  《 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 报告材料目录和格式要求



  一、数据中心规划报告材料目录
  (一)数据中心建设规划报告,包括:
  1 .立项报告和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建设背景、建设目标、风险评估、效益分析、成本投入等。
  2 .基础设施规划方案,包括选址、建筑物结构、功能区域划分、监控、防雷接地及消防等配套设施、机房等级等。
  3 .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方案,包括功能与技术方案规划、人员配置计划、系统服务的区域和业务范围等。灾备中心还需提供灾难恢复目标、灾难恢复等级、灾备技术方案规划及风险评佑报告等。
  (二)区域环境及基础设施风险评估说明,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策略等。
  (三)建设及运营模式说明,包括技术支持及运行维护体系等。如采用外包,需提供外包的服务内容和外包风险评估报告;
  (四)组织架构规划。包括拟设立的部门与岗位职责、计划采用的人员数量等。
  (五)建设及投入运营的时间进度计划和财务预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费用等)。
  (六)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要求提供的其它文件和资料。

  二、数据中心设立报告材料目录
  (一)由商业银行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数据中心投产审批文件,包括数据中心上线申请,数据中心上线审批报告等。
  (二)基础设施情况,包括地址、建筑物结构、功能区域划分、监控、防雷接地及消防等配套设施验收报告、机房及附属设施验收报告等。
  (三)信息系统情况,包括系统架构、系统名称、系统服务的区域和业务范围、数据备份方案、灾备技术方案等。
  (四)运营模式说明,包括技术支持及运行维护体系等。如采用外包需说明主要外包管理情况,包括主要外包项目名称、外包内容(业务类型及范围等)、外包商基本情况、外包合同(包括安全保密条款、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外包服务水平协议和外包风险评估报告等。
  (五)组织架构,包括部门设置与岗位职责、人员配备、主要负责人名单等。
  (六)管理制度和规范清单及相关说明,包括运行管理流程、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和规范(含应急恢复策略、信息系统备份和恢复方案、应急管理流程及预案、应急演练及培训计划等)、灾难恢复预案。
  (七)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要求提供的其它文件和资料。

  三、数据中心重大变更报告材料目录
  (一)变更说明,包括变更原因、目的、内容、时间和影响范围等。
  (二)变更方案,包括变更准备、变更计划和步骤、变更应急和回退措施。
  (三)风险评估报告,包括风险分析,控制措施、变更有效性评估。
  (四)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要求提供的其它文件和资料。

  四、报告材料格式要求
  数据中心规划、设立及重大变更报告材料应向中国银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送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