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河南省政府机关远程网络系统邮件传输管理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1 23:15:57  浏览:959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南省政府机关远程网络系统邮件传输管理暂行规定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政府机关远程网络系统邮件传输管理暂行规定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为确保河南省政府机关远程网络系统实用、高效、安全、可靠地运行,依照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河南省政府机关远程网络系统是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系统的内部专网。
二、网络成员单位包括:省政府各部门,各市地政府、行署,列席省政府全会和单列行文的省直部门、部属单位,县(市)政府和省政府各驻外办事处以及省政府信息直报单位。
网络成员单位在技术业务上接受省政府办公厅规划指导。
三、网络成员单位应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认真进行电子数据传送和管理。目前通过网络系统可传输各单位报送的无密级请示、无密级信息、简报及其他有关数据。
四、省政府办公厅通过远程网络暂向各网络成员单位提供下列服务内容:无密级的国务院及办公厅文件、省政府及办公厅文件、明传电报(省政府及办公厅下发的明传电报,自5月1日起,停止从原渠道发送);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市政府开放的共享信息;省政府办公厅编发的《政府
工作快报》;各市地上报的共享信息以及《河南省人民政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通过浏览器浏览);网络成员间电子邮件系统;国务院和省政府规定可以由网络系统传输的其他信息。
五、实行请示文件网上报送制度。为促使公文系统尽快在网上运行,自2000年3月1日起,凡报送省政府的非密级请示文件,在纸质文件报送的同时,须从网上报送该请示件的电子文件。省政府办公厅对各单位报送的电子文件将在网上运转办理,纸质文件同时运转送批。除密件外
,在报送纸质请示件时没有一并报送电子文件而导致延误该件办理的,责任由报送单位自负。省政府办公厅将定期通报各单位请示文件网上报送情况。
六、为保证政务信息采编系统正常运行,实行政务信息网上报送制度。各联网单位应尽快实现从网上报送政务信息。各单位政务信息的网上报送情况,将作为信息工作年终考核评先的一项重要依据。
七、建立信息共享库。省政府办公厅在网上建立“共享信息”栏目。对各单位报送的电子信息,由省政府办公厅筛选存入信息共享库,保证网络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对入库信息按采用计分。传真机接收的信息不入共享信息库。
八、网上传输政务信息应严格按格式上报。主题词一栏应统一使用《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文主题词表》(豫政办〔1998〕53号)中的主题词,除类别词外,最多不超过5个,中间用西文状态的逗号或空格分开。“上报单位”一栏,市地、省直部门应规范填写省名加市地政府、行署
或加部门简称;县(市)应规范填写省、市地加县(市)政府简称(河南省政府远程系统公文、信息上报用户规范名称附后)。
九、加强对远程系统的管理。各网络成员单位须确定1至2名政治可靠、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同志担任远程系统管理员,人员名单报省政府办公厅备案。系统管理员每天要定时开机上网(含节假日)查收电子邮件,严防误时误事。对省政府办公厅配发的各种软件(包括资料和标识符
文件)应认真保管。除商品软件外,省政府办公厅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其产权归省政府办公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擅自转让或扩散。
省政府办公厅将每年以不同形式对各地、各部门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组织技术研讨。各网络成员单位要关心、支持远程网络工作站的建设,选择安全保密的位置设置机房,购置必需的办公设备,解决必要的办公、维护经费,以确保网络系统的运行畅通。
十、网络系统的保密定位。省政府远程网络系统是全国行政首脑机关决策服务系统省级节点以下的组成部分。为明确职责,便于管理,确定省级节点以上为涉密系统。涉密系统遵照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部署,通过在网络外围设立的“非军事区”内设置外部代理服务器、加密机、路由和内
、外防火墙技术等,实现省对国务院办公厅和部委间数据传输的安全保护。省级节点以下的远程网络系统,属于“封闭的政府内部‘信息资源与办公业务’广域网络”的分支。网上暂不传送保密数据,也暂不定为涉密系统,待网络运行一段时间后,再依实际需求情况确定远程网络系统的保
密定位升级问题。
十一、认真执行国务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河南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办法》,完善和建立各项安全保护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各网络终端要保证专机专用,专人管理,不得擅自对系统软件进行增、删、改操作,系统管理员要定期进行病毒检查,确保传输文件中
不含病毒。
十二、严格遵守保密法规,加强保密管理。各单位保密机构对远程网络系统的保密工作应加强领导、管理和监督,对远程系统管理人员在上岗前要进行保密教育,认真组织其学习、执行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并建立健全保密制度。通过网络系统收到的数据
文件与纸质文件具有同等效力,要按正式公文使用和管理。各网络终端在没有统一配备加密机以前,在远程网上一律不得传送带密级的信息或文件,对与本单位局域网连接的远程终端,也应加强数据保密工作。当网络设备或软件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告省政府办公厅网络管理机构。
十三、省政府远程网络系统及各单位入网终端要和国际互联网进行物理隔开,严禁直接或间接接入国际互联网。

附:
河南省远程系统公文、信息上报用户规范名称(一)
-------------------------
|编 号| 单位名称 | 用户名称 |
|---|---------|---------|
| 1 |河南省计划委员会 |河南省计委 |
|---|---------|---------|
| 2 |河南省物价局 |河南省物价局 |
|---|---------|---------|
| |河南省经济贸易委 | |
| 3 | |河南省经贸委 |
| |员会 | |
|---|---------|---------|
| 4 |河南省医药管理局 |河南省医药局 |
|---|---------|---------|
| |河南省经济体制改 | |
| 5 | |河南省体改委 |
| |革委员会 | |
|---|---------|---------|
| 6 |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河南省教委 |
|---|---------|---------|
| 7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河南省招生办 |
|---|---------|---------|
| |河南省科学技术委 | |
| 8 | |河南省科委 |
| |员会 | |
|---|---------|---------|
| 9 |河南省专利局 |河南省专利局 |
|---|---------|---------|
| |河南省民族事务委 | |
|10 | |河南省民委 |
| |员会 | |
-------------------------

-------------------------
|编 号| 单位名称 | 用户名称 |
|---|---------|---------|
| |河南省体育运动委 | |
|11 | |河南省体委 |
| |员会 | |
|---|---------|---------|
| |河南省计划生育委 | |
|12 | |河南省计生委 |
| |员会 | |
|---|---------|---------|
|13 |河南省公安厅 |河南省公安厅 |
|---|---------|---------|
|14 |河南省安全厅 |河南省安全厅 |
|---|---------|---------|
|15 |河南省民政厅 |河南省民政厅 |
|---|---------|---------|
|16 |河南省司法厅 |河南省司法厅 |
|---|---------|---------|
|17 |河南省监狱管理局 |河南省监狱管理局 |
|---|---------|---------|
|18 |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财政厅 |
|---|---------|---------|
| |河南省国有资产管 | |
|19 | |河南省国资局 |
| |理局 | |
|---|---------|---------|
|20 |河南省人事厅 |河南省人事厅 |
-------------------------

-------------------------
|编 号| 单位名称 | 用户名称 |
|---|---------|---------|
|21 |河南省编制委员会 |河南省编委 |
|---|---------|---------|
|22 |河南省劳动厅 |河南省劳动厅 |
|---|---------|---------|
|23 |河南省地质矿产厅 |河南省地矿厅 |
|---|---------|---------|
|24 |河南省建设厅 |河南省建设厅 |
|---|---------|---------|
|25 |河南省测绘局 |河南省测绘局 |
|---|---------|---------|
|26 |河南省煤炭工业厅 |河南省煤炭厅 |
|---|---------|---------|
| |河南省机械电子工 | |
|27 | |河南省机械厅 |
| |业厅 | |
|---|---------|---------|
|28 |河南省冶金工业厅 |河南省冶金厅 |
|---|---------|---------|
| |河南省石油化学工 | |
|29 | |河南省石化厅 |
| |业厅 | |
|---|---------|---------|
|30 |河南省纺织总会 |河南省纺织总会 |
|---|---------|---------|
|31 |河南省交通厅 |河南省交通厅 |
|---|---------|---------|
|32 |河南省农业厅 |河南省农业厅 |
|---|---------|---------|
|33 |河南省畜牧局 |河南省畜牧局 |
|---|---------|---------|
|34 |河南省林业厅 |河南省林业厅 |
|---|---------|---------|
|35 |河南省水利厅 |河南省水利厅 |
|---|---------|---------|
|36 |河南省国内贸易厅 |河南省贸易厅 |
|---|---------|---------|
|37 |河南省粮食厅 |河南省粮食厅 |
|---|---------|---------|
| |河南省对外贸易经 | |
|38 | |河南省外经贸厅 |
| |济合作厅 | |
|---|---------|---------|
|39 |河南省文化厅 |河南省文化厅 |
|---|---------|---------|
|40 |河南省文物局 |河南省文物局 |
|---|---------|---------|
|41 |河南省广播电视厅 |河南省广电厅 |
|---|---------|---------|
|42 |河南省卫生厅 |河南省卫生厅 |
|---|---------|---------|
|43 |河南省审计厅 |河南省审计厅 |
|---|---------|---------|
|44 |河南省外事办公室 |河南省外办 |
|---|---------|---------|
|45 |河南省侨务办公室 |河南省侨办 |
|---|---------|---------|
| |河南省国防工业办 | |
|46 | |河南省国防工办 |
| |公室 | |
|---|---------|---------|
| |河南省人民防空办 | |
|47 | |河南省人防办 |
| |公室 | |
|---|---------|---------|
|48 |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省统计局 |
|---|---------|---------|
|49 |河南省监察厅 |河南省监察厅 |
-------------------------

-------------------------
|编 号| 单位名称 | 用户名称 |
|---|---------|---------|
|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 | |
|50 | |河南省工商局 |
| |理局 | |
|---|---------|---------|
|51 |河南省出版局 |河南省出版局 |
|---|---------|---------|
|52 |河南省乡镇企业局 |河南省乡镇企业局 |
|---|---------|---------|
|53 |河南省地方税务局 |河南省地税局 |
|---|---------|---------|
|54 |河南省环境保护局 |河南省环保局 |
|---|---------|---------|
|55 |河南省土地管理局 |河南省土地局 |
|---|---------|---------|
|56 |河南省技术监督局 |河南省技术监督局 |
|---|---------|---------|
| |河南省农村工作办 | |
|57 | |河南省农办 |
| |公室 | |
|---|---------|---------|
| |河南省发展研究中 |河南省发展研究中 |
|58 | | |
| |心 |心 |
|---|---------|---------|
|59 |河南省轻工总会 |河南省轻工总会 |
|---|---------|---------|
|60 |河南省盐业管理局 |河南省盐业局 |
|---|---------|---------|
|61 |河南省科学院 |河南省科学院 |
|---|---------|---------|
|62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农科院 |
|---|---------|---------|
|63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河南省社科院 |
|---|---------|---------|
|64 |河南省驻京办事处 |河南省驻京办 |
|---|---------|---------|
|65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 |河南省供销社 |
|---|---------|---------|
|66 |河南省物资集团 |河南省物资集团 |
|---|---------|---------|
| |河南省驻上海办事 | |
|67 | |河南省驻沪办 |
| |处 | |
|---|---------|---------|
| |河南省驻广州办事 | |
|68 | |河南省驻穗办 |
| |处 | |
|---|---------|---------|
|69 |河南省地方铁路局 |河南省地方铁路局 |
|---|---------|---------|
|70 |郑州铁路局 |郑州铁路局 |
|---|---------|---------|
|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 | |
|71 | |黄委会 |
| |员会 | |
|---|---------|---------|
|72 |河南省河务局 |河南省河务局 |
|---|---------|---------|
|73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 |河南省国税局 |
|---|---------|---------|
|74 |河南省烟草专卖局 |河南省烟草局 |
|---|---------|---------|
|75 |河南省电力工业局 |河南省电业局 |
|---|---------|---------|
|76 |河南省邮电管理局 |河南省邮电局 |
|---|---------|---------|
| |河南省省直机关事 | |
|77 | |河南省事管局 |
| |务管理局 | |
|---|---------|---------|
|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 | |
|78 | |人行郑州监管处 |
| |监管处 | |
-------------------------

-------------------------
|编 号| 单位名称 | 用户名称 |
|---|---------|---------|
|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 | |
|79 | |人行郑州支行 |
| |市支行 | |
|---|---------|---------|
| |中国工商银行河南 | |
|80 | |河南省工商行 |
| |省分行 | |
|---|---------|---------|
| |中国农业银行河南 | |
|81 | |河南省农行 |
| |省分行 | |
|---|---------|---------|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
|82 | |河南省农发行 |
| |河南省分行 | |
|---|---------|---------|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 | |
|83 | |河南省中行 |
| |行 | |
|---|---------|---------|
| |中国建设银行河南 | |
|84 | |河南省建行 |
| |省分行 | |
|---|---------|---------|
|85 |交通银行郑州支行 |交行郑州支行 |
|---|---------|---------|
|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 |
|86 | |人保河南公司 |
| |河南公司 | |
|---|---------|---------|
|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 |
|87 | |寿险河南公司 |
| |河南公司 | |
|---|---------|---------|
| |太平洋保险公司郑 | |
|88 | |太保郑州公司 |
| |州分公司 | |
|---|---------|---------|
| |平安保险公司郑州 | |
|89 | |平保郑州公司 |
| |分公司 | |
|---|---------|---------|
|90 |郑州海关 |郑州海关 |
|---|---------|---------|
| |河南省出入境检验 | |
|91 | |河南省检疫局 |
| |检疫局 | |
|---|---------|---------|
|92 |河南省物资储备局 |河南省储备局 |
|---|---------|---------|
|93 |河南省气象局 |河南省气象局 |
|---|---------|---------|
|94 |河南省民航局 |河南省民航局 |
-------------------------

-------------------------
|编 号| 单位名称 | 用户名称 |
|---|---------|---------|
|95 |河南省航天局 |河南省航天局 |
|---|---------|---------|
|96 |河南省黄金管理局 |河南省黄金局 |
|---|---------|---------|
|97 |河南省地震局 |河南省地震局 |
|---|---------|---------|
| |河南省有色地质勘 | |
|98 | |河南省有色地质局 |
| |查局 | |
|---|---------|---------|
| |中国新星公司华北 | |
|99 | |华北石油局 |
| |石油局 | |
|---|---------|---------|
| |河南省残疾人联合 | |
|100| |河南省残联 |
| |会 | |
|---|---------|---------|
|101|河南省消防局 |河南省消防局 |
|---|---------|---------|
|102|河南省邮政局 |河南省邮政局 |
|---|---------|---------|
|103|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
|---|---------|---------|
|104|河南省设备成套局 |河南省设备成套局 |
|---|---------|---------|
|105|河南省接待办公室 |河南省接待办 |
|---|---------|---------|
|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 | |
|106| |河南省地方志 |
| |公室 | |
|---|---------|---------|
|107|河南人民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
|---|---------|---------|
|108|河南日报社 |河南日报社 |
-------------------------
注:排名顺序只作一次性规范用户名称使用,不
作其他依据。
河南省远程系统公文、信息上报用户规范名称(二)
--------------------------
|编 号| 单位名称 | 用户名称 |
|------------|-----------|
| 郑州市 | 河南省郑州市府 |
|------------|-----------|
| 1 |巩义市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府 |
|---|--------|-----------|
| 2 |荥阳市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府 |
|---|--------|-----------|
| 3 |新密市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府 |
|---|--------|-----------|
| 4 |登封市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府 |
|---|--------|-----------|
| 5 |新郑市 |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府 |
|---|--------|-----------|
| 6 |中牟县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府 |
|------------|-----------|
| 开封市 | 河南省开封市府 |
--------------------------

--------------------------
|编 号| 单位名称 | 用户名称 |
|---|--------|-----------|
| 1 |开封县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府 |
|---|--------|-----------|
| 2 |尉氏县 |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府 |
|---|--------|-----------|
| 3 |兰考县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府 |
|---|--------|-----------|
| 4 |通许县 |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府 |
|---|--------|-----------|
| 5 |杞 县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县府 |
|------------|-----------|
| 洛阳市 | 河南省洛阳市府 |
|------------|-----------|
| 1 |偃师市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府 |
|---|--------|-----------|
| 2 |孟津县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府 |
--------------------------

--------------------------
|编 号| 单位名称 | 用户名称 |
|---|--------|-----------|
| 3 |新安县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府 |
|---|--------|-----------|
| 4 |宜阳县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府 |
|---|--------|-----------|
| 5 |嵩 县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县府 |
|---|--------|-----------|
| 6 |栾川县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府 |
|---|--------|-----------|
| 7 |汝阳县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府 |
|---|--------|-----------|
| 8 |洛宁县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府 |
|---|--------|-----------|
| 9 |伊川县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府 |
|------------|-----------|
| 平顶山市 | 河南省平顶山市府 |
|------------|-----------|
| 1 |汝州市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府|
|---|--------|-----------|
| 2 |舞钢市 |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府|
|---|--------|-----------|
| 3 |叶 县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县府|
|---|--------|-----------|
| 4 |宝丰县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府|
|---|--------|-----------|
| 5 |鲁山县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府|
|---|--------|-----------|
| 6 |郏 县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县府|
|---|--------|-----------|
| 7 |襄城县 |河南省平顶山市襄城县府|
|------------|-----------|
| 新乡市 | 河南省新乡市府 |
|------------|-----------|
| 1 |新乡县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府 |
|---|--------|-----------|
| 2 |卫辉市 |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府 |
|---|--------|-----------|
| 3 |辉县市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府 |
|---|--------|-----------|
| 4 |获嘉县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府 |
|---|--------|-----------|
| 5 |封丘县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府 |
|---|--------|-----------|
| 6 |延津县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府 |
|---|--------|-----------|
| 7 |原阳县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府 |
|---|--------|-----------|
| 8 |长垣县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府 |
|------------|-----------|
| 焦作市 | 河南省焦作市府 |
|------------|-----------|
| 1 |沁阳市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府 |
|---|--------|-----------|
| 2 |孟州市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府 |
|---|--------|-----------|
| 3 |博爱县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府 |
|---|--------|-----------|
| 4 |修武县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府 |
|---|--------|-----------|
| 5 |武陟县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府 |
|---|--------|-----------|
| 6 |温 县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县府 |
--------------------------

--------------------------
|编 号| 单位名称 | 用户名称 |
|------------|-----------|
| 安阳市 | 河南省安阳市府 |
|------------|-----------|
| 1 |林州市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府 |
|---|--------|-----------|
| 2 |安阳县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府 |
|---|--------|-----------|
| 3 |汤阴县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府 |
|---|--------|-----------|
| 4 |内黄县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府 |
|---|--------|-----------|
| 5 |滑 县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县府 |
|------------|-----------|
| 鹤壁市 | 河南省鹤壁市府 |
|------------|-----------|
| 1 |淇 县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县府 |
|---|--------|-----------|
| 2 |浚 县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县府 |
|------------|-----------|
| 濮阳市 | 河南省濮阳市府 |
|------------|-----------|
| 1 |濮阳县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府 |
|---|--------|-----------|
| 2 |南乐县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府 |
|---|--------|-----------|
| 3 |台前县 |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府 |
|---|--------|-----------|
| 4 |清丰县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府 |
|---|--------|-----------|
| 5 |范 县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县府 |
|------------|-----------|
| 漯河市 | 河南省漯河市府 |
|------------|-----------|
| 1 |郾城县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府 |
|---|--------|-----------|
| 2 |临颍县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府 |
|---|--------|-----------|
| 3 |舞阳县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府 |
|------------|-----------|
| 三门峡市 | 河南省三门峡市府 |
|------------|-----------|
| 1 |义马市 |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府|
|---|--------|-----------|
| 2 |灵宝市 |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府|
|---|--------|-----------|
| 3 |渑池县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府|
|---|--------|-----------|
| 4 |卢氏县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府|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宣告假释或缓刑的罪犯另犯新罪应由哪一个法院撤销假释或缓刑等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宣告假释或缓刑的罪犯另犯新罪应由哪一个法院撤销假释或缓刑等问题的批复

1956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经人民法院宣告假释或者缓
刑的罪犯,在假释或者缓刑期间另犯新罪,原来宣告的假释或者缓刑,究应由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新罪时予以撤销,还是应由原来宣告假释或者缓刑的人民法院撤销问题,我们同意你院意见,即应由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新罪时,将原来宣告的假释或者缓刑宣告撤销。
(下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1993年10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会 议
第三章 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第四章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第五章 质 询
第六章 发言和表决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常务委员会议事效率,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自治区的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常务委员会审议议案、决定问题,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二章 会 议
第三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必要时可以临时召开会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由常务委员会主任召集并主持。常务委员会主任可以委托副主任召集并主持会议。
第四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分全体会议、联组会议和分组会议。
第五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必须有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出席常务委员会会议,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出席会议的,应当通过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向常务委员会主任请假,不能出席常务委员会分组会议的,应当向分组会议召集人请假。
第六条 常务委员会每次会议的开会日期由主任会议决定。主任会议拟定会议议程草案,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
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需要临时调整议程,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
第七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应于会议举行十日前,将开会日期、建议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临时召集的会议,可以临时通知。
第八条 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时,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必须列席会议。

不是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副主任、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地区联络处主任或者副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根据需要,可以邀请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
第九条 常务委员会分组审议议案或者有关的工作报告时,应当通知有关部门派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议案或有关的工作报告时,应当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第三章 议案的提出和审议
第十条 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或者大会主席团交付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议案,由主任会议提交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十一条 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属于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向主任会议提出报告,再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不需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应当向常务委员
会会议报告和向提议案人说明。
第十二条 主任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代常务委员会拟订议案草案,并向常务委员会会议作说明。
第十三条 对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提议案的机关、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部门应当提供有关的资料。法规议案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召开前15日送交常务委员会办公厅。
对任免案,提请任免的机关应当介绍被任免人员的基本情况;必要的时候,有关机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回答询问。
第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关于议案的说明。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议案说明后,由分组会议进行审议,或者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
第十五条 列入会议议程的法规草案,常务委员会听取法规草案说明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报告,经审议认为需要继续审议修改的,交法制委员会审议修改,由法制委员会向下次或者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
第十六条 南宁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批准的地方性法规,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报请批准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提出审议结果报告,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批准。
第十七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议案,在交付表决前,提议案机关或者提议案人要求撤回的,经主任会议同意,对该议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十八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议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任会议提出,全体会议多数委员同意,可以暂不付表决,交有关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审议,提出审议报告。
第十九条 提议案的机关、提议案人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对议案的修正案。
修正案必须用书面形式,并附有修正草案。
第二十条 常务委员会审议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议案时,可以邀请提议案的部分代表到会发表意见,并将审议结果向大会报告。
第二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第四章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
第二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听取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向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该部门的工作报告。必要时,常务委员会可以指定专题,要求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
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作报告。
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由主席、院长、检察长到会作报告,也可以委托副职到会作报告。
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的工作报告,应当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或者副主席签署,由该部门负责人到会报告。
第二十三条 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决定,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对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并将贯彻执行情况报告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在审议工作报告时提出的重要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常务委员会办公厅整理成书面材料转交有关机关研究处理。承办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将办理情况报告常务委员会。

第五章 质 询
第二十五条 在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第二十六条 质询案必须写明质询对象、质询的问题和内容。
第二十七条 质询案由主任会议决定交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或者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第二十八条 质询案由主任会议决定,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或者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会议上,口头答复或者书面答复。在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答复的,专门委员会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或者主任会议提出报告。
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应当由受质询机关负责人签署,并印发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
专门委员会审议质询案时,提质询案的人员可以出席会议,发表意见。
常务委员会或者专门委员会的多数成员,对受质询机关的答复不满意,可以要求再次答复。必要时,常务委员会可以就质询的问题作出决定。
第二十九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的质询案,在未作出答复前,提质询案的人员要求撤回的,经主任会议同意,对该质询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六章 发言和表决
第三十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第三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在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对同一问题的第二次发言一般不超过十分钟。事先提出要求,经会议主持人同意的,可以适当延长发言时间。
对于超过时间或者与议题无关的发言,会议主持人可以制止。
第三十二条 到会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必须参加对议案的表决,并服从依法表决的结果。
会议主持人宣布议案交付表决后,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得再对议案发表意见,但与表决有关的程序问题,不在此限。
第三十三条 表决议案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三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表决议案,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任免案可以逐人表决,根据情况也可以合并表决。
第三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原则通过的议案,可以授权主任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作文字修改。
第三十六条 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重要决议、决定,依法分别报上级机关备案,并在《广西日报》上公布。

第三十七条 本规则自通过之日起施行。



1993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