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天津市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1 01:46:25  浏览:863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天津市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规定

天津市人民政府


津政令第115号



天津市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规定



公文内容:
  《天津市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规定》 已于2007年3月27日
经市人民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7月1日
起施行。

                市长 戴相龙
               二OO七年五月十五日


       天津市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促进本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推动旅游业的
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
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范围内从事旅游规划编制、 旅游资源整合利
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等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旅游资源,是指可以为发展旅游业开发利用,具
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
其他社会资源。
  第三条 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
划、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
  第四条 市和区、 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的领导,统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利用,改善旅游业发展环境,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 市和区、 县人民政府设立的旅游发展资金,应当发
挥对旅游宣传、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引导支
持作用,并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逐步予以增加。
  第六条 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 协调
推动本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市发展改革、建设管理、规划、财政、国土房管、交通、商
务、环境保护等相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旅游资源整合
开发的保障工作。
  区、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推动本行政区域内旅游资
源的整合开发。
  第七条 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应当符合市旅游发展规划、 城市
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突出本市历史文化名城、北方经
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的特点,全面整合、深度开发
近现代历史文化人文资源和山河湖海泉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
  第八条 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市旅游发展规划、
特色专项旅游规划和旅游区域合作规划。
  区、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市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本区域
旅游规划,经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
施。
  第九条 编制旅游规划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组
织论证并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旅游规划可以邀请有关专
业机构参与编制。
  第十条 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市旅游发展规划, 会同有
关部门制定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目录,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
会公布实施。
  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应当纳入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一条 制定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目录, 应当将项目开发建
设可以享受的优惠扶持政策和所涉及的审批事项、审批期限一并
予以明确。
  对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可以给予重点扶
持。
  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的开发主体确定后,发展改革、规划、国
土房管、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重点旅游建设项目目录要
求,保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第十二条 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 由有关
部门纳入相关规划统筹解决。
  第十三条 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 在全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指标内优先解决。
  第十四条 对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税收和行政事
业性收费,可以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优惠或者减免。
  第十五条 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大型主题公园类型的旅游项目,
门票和游艺项目收入按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六条 市服务业引导资金和交通、 城建、园林、科技、
水利、环境保护、文化等专项资金,应当对具有旅游功能的开发
建设项目给予适当支持。
  有关部门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时,应当首先征
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十七条 港口、 铁路、民航、海关、边检等部门应当采取
有效措施,协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推动旅游包机、旅游专列和大
型邮轮旅游的开展。对通过包机、专列和邮轮大量招徕游客的旅
游企业和个人,从市旅游发展资金中给予奖励。
  鼓励和支持开发生产具有本市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
从市旅游发展资金中给予相应奖励。
  第十八条 文化、 工业、农业等相关部门应依托行业资源优
势,积极开发文博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项
旅游产品。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加强专
业指导,推动相关资源的整合利用和专项旅游产品示范点的建设。
  第十九条 对下列具有本市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内涵和参观
游览价值的场所和设施,应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展示和参观内容,
定时向游客开放:
  (一)风貌建筑、名人故居;
  (二)历史名校;
  (三)工商业遗址、老字号商铺;
  (四)民间工艺作坊;
  (五)开启型桥梁、水幕电影、广场音乐喷泉等公益性设施。
  第二十条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快
本市旅游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等领
域的应用。
  第二十一条 道路建设主管部门应当优先安排旅游区 (点)
至市区、交通枢纽地区的道路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合理设置旅游
停车站(场)以及交通引导标示牌等旅游配套设施,改善旅游交通
客运条件。
  第二十二条 旅游区(点) 门票价格及周边停车场等服务设
施的收费标准,依其关系社会公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程度,实行政
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
  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旅游区(点)门票价格及服务设施
收费标准时,应当听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抗震加固管理办法(试行)

教育部


教育部抗震加固管理办法(试行)

1985年4月3日,教育部


一、总则
1.抗震加固工作关系到各项建设事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了确保抗震加固质量,提高抗震加固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2.抗震加固工作必须遵守下列程序:
(1)抗震鉴定; (2)加固设计;
(3)设计文件审批; (4)工程施工;
(5)竣工验收。
二、抗震鉴定
3.凡地震基本烈度在七度及七度以上地区的部属单位,都要根据现行抗震鉴定标准,对本单位未作抗震设防或未按现在规定烈度设防的原有建筑、构筑物进行抗震鉴定。鉴定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内容可参照抗震设计规范执行。抗震鉴定工作原则上应由原设计单位负责。一般工程也可以由加固单位自己组织进行。
4.经鉴定需要加固的工程,应列入各单位抗震防灾规划及年度计划;未经抗震鉴定的工程不得列入年度加固计划。
5.鉴定时应先对工程的场地、设计、施工与现场进行全面了解,然后再分别进行鉴定,并填写抗震鉴定记录表(见附表一)。记录表应有鉴定人和审查人签字。
三、抗震加固设计
6.抗震加固设计原则上由原设计单位承担,一般工程也可由各单位自行承担或委托其他设计单位承担。
7.抗震加固设计必须以抗震鉴定记录表为依据,遵守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做到因地制宜,符合标准,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照顾使用。临街建筑的抗震设计,要遵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注意立面处理。
8.设计文件应包括:鉴定记录表、技术说明书、施工图、计算书、工程概算等内容。所有文件都应由有关人员签字负责。
9.加固施工前,设计单位应向加固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好技术交底。施工期间设计单位还应配合施工单位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四、设计文件审批
10.设计文件的审查批准工作,一般工程由加固单位负责,或就近送请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审查,对无设计执照单位或个人进行的加固设计,应严格把好质量关。重要工程(如图书馆、大型教学楼、实验楼等)的设计文件,要抄报教育部抗震办公室备案。加固设计未经审批的工程一律不准施工。
11.加固设计审批的重点是:抗震鉴定意见是否正确,设计数据是否可靠,设计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便于施工,概算有无错误,临街建筑是否影响市容美观。
设计单位应根据审批意见负责修改设计。
五、工程施工
12.承担抗震加固工程的施工单位须具有县以上建委准许施工的证明。如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施工也应先报经当地建委批准。
13.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图施工,不得任意改变。变更设计须有设计单位的通知书。重要工程的设计变更需经原负责审查的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同意。
14.抗震加固工程要坚持质量第一。施工单位必须配备称职的技术管理员和质量检验员及一定数量的熟练工人,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遵照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出现质量事故,一定要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15.加固工程所用原材料和半成品均应按照现行规范进行检验,并保留检验记录。
16.隐蔽工程在覆盖前,应由质量检验员及加固单位代表共同参加验收,做好记录。验收合格才能继续施工。主要隐蔽工程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锚杆、膨胀螺栓等;砖砌体中的配筋,基础工程的外形尺寸和地基处理情况等。
17.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完整的加固工程施工技术档案,完工后交加固单位保存。技术档案主要包含:抗震鉴定记录表,施工图,设计变更通知书,会议纪要,材料、构件试验、检验报告,材料代换、新工艺、新技术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质量检查记录及事故处理记录等。
18.施工单位要确保施工质量,并积极采用先进施工机具和方法,降低造价,提高效率。
19.加固单位必须有专人对新用材料、构件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发现材料、构件和施工质量不合要求时,应采取措施进行更换、返工、补修,直至停工追查责任及赔偿经济损失。
六、竣工验收
20.竣工验收是保证加固质量的重要环节,所有抗震加固工作施工完毕后,都要认真进行验收。
21.单个工程及一般项目的验收由加固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单位进行。重要项目的验收工作由部抗办或委托有关单位组织进行。
22.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是:完成了加固施工,系统地整理了第17条中所列的各种技术资料,编好了施工决算。
23.验收标准应以国家现行抗震鉴定标准、抗震设计规范及批准的加固设计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为依据。
24.验收的主要内容是:听取加固情况介绍,检查有关资料,查看现场,进行核对。凡不符合抗震质量要求的工程应提出解决办法,限期解决,验收合格,要填写抗震加固工程验收表(见附表二),作为技术档案一并归档。
七、加固经费和材料的管理
25.加固经费,一是由学校自筹,二是由国家补助,自筹资金可以从折旧基金、大修理费、房租及预算外收入中尽可能安排。
26.已列入加固计划的经费,无论其来源如何均应专款专用,不许挪用。不能用加固费安排基建项目、维修现有房屋、扩大建筑面积、搭设防震棚或翻修、重建震毁房屋、开支抗震人员的工资、福利费、会议费、行政办公费等。1978年以后新建的工程均应进行抗震设防,原则上不能再用抗震加固费去加固这些工程。
27.各单位主管抗震经费的财务部门和抗震办公室,要加强对抗震加固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凡不合上述规定的,可拒绝拨款。有挪用抗震加固费的要限期追回,情节严重的要给以必要的处分。
28.抗震加固所需材料由我部根据国家分配指标统一安排下达各单位,不足部分由各单位自行解决。
八、抗震加固计划管理
29.抗震加固工作是一项应急措施,各单位应本着积极的态度和量力而行的精神,对需要加固的工程,根据轻重缓急编制抗震加固长远规划,经过批准后,作为各单位编制抗震加固年度计划的依据。
30.凡有抗震任务的部属重点院校均为我部抗震加固的重点单位。学校在抗震计划中应优先安排重点工程。例如:人口密集的学生宿舍、教工住宅、幼儿园、重点科研、教学楼、图书馆以及变电室、电话交换台、医院、锅炉房、危险品库房、水塔、烟囱等公用设施和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工程。
对于总体规划中准备拆除的建筑、没有加固价值的房屋及危房、一般仓库及临时性建筑等均不必加固。位于七度区的一、二层和八度区的一层住宅,可暂缓加固。这类建筑,在有强震预报时,应从防震措施上保障人员安全。
31.经过批准下达的年度计划,各单位应积极组织实施,争取超额完成。计划不得任意更改,如有特殊原因,需要改变计划,应及时报部备案。
32.各单位要按照我部规定,准确及时报送季度、年度统计报表和季度用款计划表。
九、抗震加固的组织领导
33.抗震防灾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各级领导同志都要充分重视,给以关心和支持并加强领导。各单位的计划、财务、物资、技术等有关部门都应给以大力帮助,协同一致,共同完成加固任务。
34.凡有抗震任务的单位,都要确定一位领导同志兼管抗震工作,要建立常设的精干的工作班子,管理日常事务,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采用推广先进机具和施工技术,不断提高质量和加固进度,降低加固成本,认真努力地抓好抗震加固工作,直到全部完成本单位加固任务。
35.教育部以及各单位对在抗震加固工作中,积极努力,卓有成效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完成任务很差的要给以批评,对由于严重失职而给抗震加固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要给以严肃处理。

附表一:抗震鉴定记录表
----------------------------------------------------------------------------------
|单位| |工程| |建筑 2| | | |
| | | | | M | |地址| |
|名称| |名称| |面积 | | | |
|----|----------|----|------------------------------------|----------------|
|设计| |设计| |设 计| |施 工| | 完工 | |
|单位| |日期| |烈 度| |单 位| | 日期 | |
|----|----|----|----|------|--------|------|----------------------------|
|鉴定| |鉴定| | | | | | 图 张 |
| | | | |鉴定人| |审核人| | 附件: |
|单位| |日期| | | | | | 说明书 张 |
|------------------------------------------------------------------------------|
|工程概况: |
| |
| |
|------------------------------------------------------------------------------|
| 鉴 定 项 目 | 鉴定意见 |
|----------------------------------------------------------------|------------|
| |1.区域基本烈度和抗震鉴定采用的烈度。 | |
| |--------------------------------------------------------|------------|
|场地、|2.是否位于抗震不利的地段?情况如何? | |
| |--------------------------------------------------------|------------|
|地基、|3.场地土类别与地基土处理概况。 | |
| |--------------------------------------------------------|------------|
|基础 |4.基础类型和埋深,有无地下室? | |
| |--------------------------------------------------------|------------|
| |5.有无不均匀沉降?情况如何? | |
|------|--------------------------------------------------------|------------|
| |1.抗震薄弱环节和有利因素。 | |
| |--------------------------------------------------------|------------|
|结构 |2.抗震纵横墙布置情况。 | |
| |--------------------------------------------------------|------------|
|布置 |3.柱网布置、圈梁布置。 | |
| |--------------------------------------------------------|------------|
| 和 |4.抗震缝的设置问题。 | |
| |--------------------------------------------------------|------------|
|体型 |5.房屋平面、层间质量与刚度是否匀称? | |
| |--------------------------------------------------------|------------|
| |6.房屋高度。 | |
----------------------------------------------------------------------------------
续表
--------------------------------------------------------------------
| |1.抗震纵横墙现状有无裂缝倾斜现象。 | |
| |--------------------------------------------------|----|
| 墙 |2.纵横墙交接处咬搓质量和配筋情况。 | |
| 柱 |--------------------------------------------------|----|
| 、 |3.墙、柱、梁的抗震验算。 | |
| 梁 |--------------------------------------------------|----|
| |4. | |
|------|--------------------------------------------------|----|
| |1.钢筋混凝土楼盖及屋盖类型及其支承联结情况? | |
| 楼 |--------------------------------------------------|----|
| 板 |2.坡屋顶及其屋盖系统支撑情况,对外墙有否推力? | |
| 、 |--------------------------------------------------|----|
| 屋 |3.出屋顶烟囱及小房间。 | |
| 盖 |--------------------------------------------------|----|
| |4. | |
|------|--------------------------------------------------|----|
| |1.女儿墙和门脸等装饰物。 | |
| |--------------------------------------------------|----|
| 其 |2.山墙、内隔墙。 | |
| |--------------------------------------------------|----|
| |3.楼梯间构造。 | |
| |--------------------------------------------------|----|
| 他 |4.房屋局部尺寸。 | |
| |--------------------------------------------------|----|
| |5.其他。 | |
|----------------------------------------------------------------|
|鉴定结论和处理意见: |
| |
| |
--------------------------------------------------------------------

附表二:抗震加固工程验收表
年 月 日
------------------------------------------
|单位名称| |建筑面积| |
|--------|--------|--------|--------|
|子项名称| |结构形式| |
------------------------------------------
------------------------------------------------------------------------------
| | 依据及烈度 | |
| |------------------------------------|----------------------------|
| 抗 | 鉴定单位、鉴定时间 | |
| 震 |------------------------------------|----------------------------|
| 鉴 | 鉴定意见 | |
| 定 |------------------------------------|----------------------------|
| | 对鉴定意见评价 | |
|------|------------------------------------|----------------------------|
| | 设计单位、设计时间 | |
| |------------------------------------|----------------------------|
| 加 | 计算书、施工图情况 | |
| 固 |------------------------------------|----------------------------|
| 设 | 对加固设计评价 | |
| 计 |------------------------------------|----------------------------|
| | 施工单位、完工时间 | |
|------|------------------------------------|----------------------------|
| | 原材料有无证明书 | |
| |------------------------------------|----------------------------|
| | 砂浆、混凝土检验记录 | |
| |------------------------------------|----------------------------|
| | 钢材焊接质量 | |
| 施 |------------------------------------|----------------------------|
| 工 |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
| 情 |------------------------------------|----------------------------|
| 况 | 新技术试验报告 | |
| |------------------------------------|----------------------------|
| | 外装修质量检查 | |
| |------------------------------------|----------------------------|
| | 质量事故及处理 | |
| |------------------------------------|----------------------------|
| | 对施工质量评价 | |
|------|------------------------------------------------------------------|
| 经 | | | | | | 2|
| 济 | 总造价| 元|总人工费| 元|单方造价| 元/m |
| 指 |--------|----------|--------|----------|--------|------------|
| 标 | | 2| | 3 2| | 2 |
| |钢材消耗|kg/m |木材消耗|m /m |水泥消耗|kg/m |
------------------------------------------------------------------------------
------------------------------------------------
| 原设计单位| |原施工单位| |
|------------|--------|----------|--------|
|区域地震烈度| |场地土类 | |
------------------------------------------------
------------------------------------------------------------------------
|存在问题| |
| 及 | |
|处理方法| |
|--------|----------------------------------------------------------|
|初步验收| |
|意见(评| |
|出优良、| |
|合格、不| |
|合格) | |
|--------|----------------------------------------------------------|
| | 签 字 | | | |
| | | 使用单位 | 施工单位 | 设计单位 |
| | 盖 章 | | | |
|--------|----------------------------------------------------------|
|上级抗震| |
|办公室验| |
|收意见 | |
| | (公章) (主管人签字) |
|--------|----------------------------------------------------------|
| 说 |1.“对鉴定意见评价”要求评出: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 |
| |2.表中所要求之文件资料必须整理归档,妥善保存。 |
| 明 |3.初步验收由厂、所等使用单位组织。 |
------------------------------------------------------------------------


铜川市残疾人优惠政策的规定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政府


铜川市残疾人优惠政策的规定


(1995年12月8日铜川市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条: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优良传统,使全社会更加理解、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立足于给残疾人办好事、实事,切实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保障残疾人以平等权利、同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各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本市辖区内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含三资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均要安置录用一定数量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安置比例不得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劳动部门办理单位招工时,要审查招用残疾人所占比例不低于2%。凡安置残疾人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单位,由市、县区残疾人联合会按照《铜川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农村残疾人列为重点扶贫对象。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到本地区内的乡镇企业、村办企业中,并分配给适合他们的工作;在土地、荒坡(山)园林等发包时,优先安排;有关部门要给残疾人提供致富项目和优惠条件。
第三条:鼓励城、乡残疾人从事个体生产和经营,工商行政、税务部门要按规定优先登记发证,并在划分经营场地、收费等方面给予照顾,按税收规定减免税收。
对国家、集体、个人创办的盲人按摩医院(诊所)免收各种市政管理费用。
第四条:国家分配的残疾毕业生,有关单位不得拒绝接收。对经过职业培训的残疾人,各级人事、劳动部门应优先推荐其就业。
企、事业单位在优化劳动组合,横向经济联合实行股份制、租赁制、承包经营责任制时,应安排好残疾职工的工作;在劳动保险、生活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撤销、破产的企业,应优先清偿所欠残疾职工的工资和提留出劳动保险费用。
伤残军人,因公致伤以及其它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致残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特别保障,给予优待和抚恤。
第五条:政府、社会和家族应保障对具有接受普通、特殊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福利院收养的残疾孤儿、儿童、少年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残疾生可以在居住就近的学校上学或随班就读,任何学校、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生要免收学费、减收杂费。
积极兴办特殊教育,并做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残疾人特殊教育、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给以支持、帮助,加强师资力量,增加教育经费,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捐资、捐物助学。
第六条:对农村和城镇居民中的残疾人贫困户、特困户,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扶持项目,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解决温饱问题;对无依无靠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要优先安排进入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或实行“五保”、生活定补等,保障其基本生活。对受灾地区的残疾人要优先安排救灾、救济款或物资。
对在职、或退休的残疾职工,本单位要优先安排他们的住房和其他福利待遇。
第七条:对农村无劳动能力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应减或免去国务院规定的劳务和负担,缴纳农业税有困难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减免。
第八条:各级卫生医疗部门,要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对残疾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和住院;对白内障、小儿麻痹、脑瘫等康复患者优先安排治疗和手术;对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康复患者,卫生医疗部门要给予减免床位费、理疗费、手术费和其他费用。
第九条:夫妻一方或双方是残疾人,有城镇户口的一方申请将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残疾子女转为城镇户口的,由市、县区残联组织开具证明,公安机关应予以优先办理。
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在处理残疾人离婚时,离弃的残疾妇女和未成年儿童,在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方面应予以照顾。
第十条:文化、体育、民政、残联和其他社会团体,应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体育场(馆)影剧院应对举办的残疾人体育训练、比赛和文艺演出减免费用。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有计划地建设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服务设施,有关方面应依照规定予以减免税费。
第十二条:盲人可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盲人读物邮件免费寄送;残疾人乘车时可免费携带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在法定节日,全国助残日、国际助残日,公园、游乐场的应对残疾人免费开放。
第十三条:各新闻单位,对社会福利单位和有关残疾人的广告、声明、挂失、寻人、寻物启事等,要优先予以刊登,根据实际情况减免费用。
第十四条:在司法活动中,有关部门应对社会福利企、事业单位和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并酌情减免费用。
第十五条:本规定由市残疾人联合会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